第405章群魔乱舞

  天资聪粹,实有为之主!

  这是后世对宋哲宗赵煦的称赞,这位只活了24载的少年为啥让人觉得可惜?

  朱元璋@赵佶:同行衬托呗,你说呢?

  赵佶:(_)

  朱棣@赵顼:两个儿子,一龙一虫,老兄,不会抱错了吧?

  赵顼:(-w`)

  康熙:哈哈哈,笑死,严重怀疑赵佶不是赵顼的种。

  雍正:你们过分了!其他不说,就赵佶、赵桓、赵构父子三人那能力、那人品,说他们是亲父子,我是半点不怀疑,连着三昏君,哪朝质量这么高?

  李世民@雍正:还得是你!

  朱棣@雍正:绝了!

  雍正@朱棣:又骂赵构,人家都说了只是生不出来。

  朱棣:……

  这毒舌俺服了!

  赵桓:(* ̄

  (熟悉不?唐朝的牛李党争,明末的浙党、楚党、东林党、阉党)

  高滔滔垂帘听政8年,经济、文化、教育是……半点发展没有,只有疆域方面……这个是明显倒退,神宗打出来的疆域,高滔滔直接白送。

  8年时间,洛党、蜀党、朔党领袖轮流执政,他们也不干别的,光顾着搞清算去了,章惇、蔡确、苏轼这些人一贬再贬不说,跟他们有点关系的也得贬,朝政一团乱麻。

  神宗要是诈尸估计都能让他们再气死,人事是半点不干啊,光顾着打击政敌了!

  高滔滔死后什么评价啊?女中尧舜!

  (刘娥:……这都能当尧舜,那我算啥?)

  司马光、范纯仁、韩雍这些旧派大佬是什么评价?三贤!

  章惇这个实干家是什么评价?三奸之一,史书盖棺定论列入奸臣传!

  朝堂上,群魔乱舞,后宫也不安生!

  大臣们奏事只找高滔滔,一律无视小皇帝赵煦,大概觉得十岁小儿,如何治天下。

  如果只是这样也算了,关键赵煦年已17岁时,大臣们还是无视他,高滔滔也似乎从来没有还政的想法。

  另外,赵煦登基后,他生母朱氏本来该被尊为太后,结果……太妃!太妃就算了,还得天天受高滔滔和向太后的气。

  这也算了,关键民间出现一个小道消息说宫中要找乳母,然后大臣们想都不想,枪口瞬间对准赵煦集火。

  陛下~你还小,不能近女色!陛下~君子应该……陛下~为君者应该……

  赵煦:???都什么跟什么?不是,你们有病吧?

  大臣们集体对他开火,他祖母也没放过他,先是喊过去明里暗里一通说教,完了又把他身边人全换了,名为皇帝,搞得却像个囚犯,天天被监视。

  赵煦快疯了,皇宫像个囚笼,高滔滔像个监狱长,大臣们像是狱卒、苍蝇,天天在耳边嗡嗡乱叫,他们是不打人,却很会打击人的精神。

  少年人的逆反心理上来了!上朝时,沉默寡言!一问看法:娘娘不是已经处理了吗?

  换他一个桌子……换的时候他不管,等你一走就搬回来,一问为啥?我爹用过。

  争吵是没有的,就像大臣和高滔滔一样,不批评,只进谏!没有打击伤害,处处只有冷暴力。

  表面上和和气气,背地里几乎是明着说两宫不和。

  时间来到1093年9月,高滔滔病危,临终前依旧对赵煦一派说教,要亲贤臣(旧派)远小人(新派),不要听人教唆。

  赵煦:嗯……哦……啊?……好!

  同月,高滔滔去世,赵煦正式亲政,严格按照高滔滔的要求,亲贤臣(新派)远小人(旧派)

  刚一亲政,赵煦便召回新派大佬章惇,同时追谥王安石为“文”(单字谥号)让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廷。

  同时,大力打击旧派,什么?你说司马光死了咋办?死了也办你,追贬你的谥号,明着恶心你旧派。

  甚至于,赵煦还想追废高滔滔的太后称号以及一系列待遇,当然,这个搞不成,毕竟是以孝治天下的时代,这个有点超纲了。

  就在这紧张、压抑的氛围中,有一人却像是一股泥石流一般,异常醒目,他叫苏轼。

  唐宋八大家之一,文坛大佬!就是这政治生涯处处不顺,新派当朝时,他被贬,旧派当朝他还被贬。

  他的敌人当政,他被贬,他的好友当政他还被贬,主打一个无差别被贬,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。

  连带着他弟弟苏辙都被连累了,以前是努力升官捞哥哥,赵煦上台后不用捞了,哥俩一起被贬,有难同当!